北歐一向是給人寒冷的印象,但當地人心卻是不可思議的溫暖!
慈善組織SOS兒童村為了募集衣物給敘利亞的災民,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進行一項實驗。
在某個公車站安排一位飢寒受凍的11歲男孩,攝影機便捕捉接下來所發生的特別時分。
許多人主動向前遞上自己的圍巾、手套,不少人甚至脫到僅剩一件外衣,也要確保男孩是溫暖的。
該慈善組織希望讓人意識到,敘利亞的孩子也應該得到一樣的重視。慈善組織SOS兒童村為了募集衣物給敘利亞的災民,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進行一項實驗。
在某個公車站安排一位飢寒受凍的11歲男孩,攝影機便捕捉接下來所發生的特別時分。
許多人主動向前遞上自己的圍巾、手套,不少人甚至脫到僅剩一件外衣,也要確保男孩是溫暖的。
當路人看到冷到發抖的男孩,會發生什麼事?
透過這個影片很成功的賺得了許多人感動的眼淚與憐憫之情。
看完這部溫暖到可取代暖暖包的影片! 您會怎麼做呢?
慈善組織SOS兒童村贊助網站 http://www.sos-barnebyer.no/Mayday/Syria
但在我腦海中同時也閃過個嚴肅的疑問,這位男孩為了達到足夠的宣傳影片長度,在寒冷的冬天裡演多久?
老實說,我必須承認自己並不知道答案,也沒有特別去向主辦單位求證。
可是反觀看著生活中明爭暗鬥的現實社會,並沒有存在著如此高比例的愛心以及願意無求回報付出的善心人。
有些人總是認為少惹事為妙,他人的生與死跟我無關,多接觸多麻煩,選擇避而遠之。
甚至可能會有非分之想的人,會開始動起歪腦筋,用非人性道德的方式變相賺取人們的溫情。
而這篇並不是要刻意貶低影片中的美意,現今確實有很多善心人士正在關懷著世界的各個環節。
也因為這些無私的贊助、溫暖的付出,才能讓偏遠的孩子、窮困的居民、無辜的受災戶有所飽足。
可是不得不承認,在都市中越繁華、越熱鬧的城市,這種人間愛心更顯得難人可貴。
還記得曾在2011有個快閃活動轟動全世界,便是在百貨公司中故意放個寶特瓶在垃圾桶旁邊,
在人來人往的空間裡,無數的人總是視而不見或不予理會,
直到最後有位女士"隨手"的將它放到垃圾桶,才博得全場的歡呼聲與掌聲
看似感動也很激勵人心,不過也很露骨的反諷現在社會人們的價值觀之偏差。
若連一個在垃圾桶旁的寶特瓶都不願意幫忙處理的話,
那在寒冷的冬天裡特別將自己的保暖衣物給一位陌生小男孩的機率會高嗎?
真是一個複雜且五味雜陳的世代啊!
看似感動也很激勵人心,不過也很露骨的反諷現在社會人們的價值觀之偏差。
若連一個在垃圾桶旁的寶特瓶都不願意幫忙處理的話,
那在寒冷的冬天裡特別將自己的保暖衣物給一位陌生小男孩的機率會高嗎?
真是一個複雜且五味雜陳的世代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